

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自己的關節,比如隔一兩個小時就活動一下腰、肩、頸、肘、腕等。
對於久坐的人們來說,經常變換坐姿很必要。比如,需要連續開會數小時,不能起身活動,那麼至少也應適時地調節坐姿,而不應該讓自己的身體完全鬆弛地坐在椅子或沙發裡面。還可以做些運動︰直腰兩個八拍,然後兩膝並緊,將腿抬起,小腿向後收,再伸直,重複做兩個八拍。
如果沒有走出辦公室做運動的方便條件,你可以坐在辦公椅上做幾種簡單的關節操。雙腳併攏,雙手叉腰,挺胸抬頭。雙腳踮起,腳跟離開地面(儘量挺胸、背部離開椅子靠背),伸直雙腿,腳跟離開地面,腳尖儘量向前伸,繃緊足背,然後腳尖往回勾,勾一下伸直一下,做四個八拍;再轉動腰部前後兩個八拍;再前後方向繞動肩關節,各兩個八拍;再繞動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頭和左右轉頭各兩個八拍。如果你的桌前有空間,還可以做四個八拍的下蹲運動。
我們有時候膝蓋彎曲的時候會有骨頭摩擦的聲音 而且感覺常常很痠痛,那是是什麼原因?該去看哪一科?
膝蓋有骨頭摩擦的聲音。想知道如何造成之因嗎?請你坐在椅子上雙腳伸直看兩腳後跟有同長嗎?若一長一短就是腳的原頭叫「股骨頭」在髖臼內轉位,想想有摔、滑、跌倒過嗎?是否前曾意外跌倒傷到腳踝或膝關節使骨盆下方會動的骨頭叫「髖關節」內「股骨頭」在髖臼內轉位→雙腳才變「長短腳」致半月板損傷膝蓋才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因「髖關節」無神經不會疼痛不自覺而不予理會今才變長短腳可能傷到半月板及韌帶。若發現腳有長短就是「髖關節」→內「股骨頭」轉位因該處為「盲點」沒人知道此才是重點。
★請您正躺床上請人看膝蓋有骨頭摩擦的聲音的那一腳後跟是否比另一腳長(短),若是就要先找在骨盆下方會動的骨頭叫「髖關節」己轉位所以腳變長短。因髖關節處無神經致腳長短而不自覺,致此一定要先將該腳先歸正位即可走路身體才不致斜一邊重量即落在膝関節蹲及走路膝蓋才不會有聲音,當您走路時請人從旁邊察知,你是否用腳刀走路致壓力在膝內(外)側也,目前很少人去察覺,逐日骨盆會歪斜,致脊椎側彎(肩膀高低)。
★長短腳處置方法:
一、請正躺床上雙腳伸直請人看後腳跟馬上可查知是否長短。
二、膝蓋有骨頭摩擦的聲音的腳是短:請坐椅子1/3該腳(腳踝)屈腳成>往身體上拉、放在不痛腳之膝蓋上方、痛方之手掌壓在痛腳膝蓋內側、輕壓到不動、然後往下頓推即會有「卡」之聲(有時無聲)即該腳己正位。
四、上列方法若乃無效建議在骨盆下方會動的骨頭叫「髖關節」位置綁上2.5吋彈性繃帶{西藥房有售)或長布腰帶、繞該處10圈綁緊,蹲12下即可雙腳同長且正位後,30分鐘後才可解開、再躺床上檢查是否同長、若同長即可下蹲試試還會痛、若沒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即大功告成。
五、若膝蓋仍有骨頭摩擦的聲音痛:因髖關節外凸,請側身躺在床上、痛側位置下方放一本精裝本書在下方請用雙腳曲伸擺動7-8下用側身重量將凸出骨頭壓滑入髖臼即正位大功即告成、若還不行請人書拿掉同樣右側朝上改用雙手掌相疊伸直手掌放凸骨上用跪姿將骨推正即可,下床蹲三下走路膝蓋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即即止也。
六、以上供參攷、主因在痠痛腳因曾跌倒致該腳變長短腿傷到半月板及使韌帶鬆動。建議腳膝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勿踢腳,坐機車後座因腿大開會使「髖關節」→「股骨頭」在髖臼內轉位、腳變長短腳才造成膝蓋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只處置「髖關節」完全免動「膝關節」即可行走、下蹲馬上不會有骨頭摩擦的聲音。奇怪吧!這是治痛「盲點」。不妨一試。
Post a Comment